日前,中国协鑫集团确认在乌克兰切尔诺贝利禁区建设一座太阳能电站的计划。

公示显示,近期频发的光伏发电补贴结算滞后,大多原因在于1、审核流程比较长;2、相关备案信息不齐全,严重影响结算周期。四是针对我办列出的38个补贴未结算用户的情况,省公司要逐户核实,务于12月底前全部结算完毕。

看图学习|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

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市县公司信息备案的格式和内容,避免出现因信息不全导致审核返工、延长结算时间等问题。三是要求临汾等部分市县供电公司进一步加强工作沟通,积极主动协调同级国税部门,尽快解决好月供税票数量限制的问题。一是要认真研究解决财务结算系统与供应商身份确认系统中涉及的部门之间、省市县之间的审批节点与周期问题,进一步简化审核环节,缩短审核周期,加强协同配合。日前,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在其官网显著位置,公示其对于近期多发的光伏发电补贴结算滞后问题的处理办法。必要时,应在系统内发文对此进行细化明确。

对此,山西能监办要求,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备案流程,要求在12月底前,涉及到的38户未结算用户必须全部结算完毕。同时,要求上述补贴结算落实情况,以及优化结算流程、缩短审核周期等改进措施,应一并于12月20日书面上报《规划》要求,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0GW(GW为十亿瓦特发电装机容量)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GW以上。

现下光伏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光伏是依靠补贴的补贴产业,补贴大概占整个电价受让的三分之一。光伏企业也可以开展其他形式的融资,比如说资产证券化。即使看光伏电站的收益情况,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融资难度大由于资金需求量大,资金需求的周期长,所以光伏产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最近多家大陆多晶硅生产商,包括江苏中能硅业、LDK、洛阳中硅及重庆大全等,以韩企实际倾销幅度已达33%以上为由,希望大陆商务部出面解决,并对其进行年度复审。而太阳能研究机构GTM的《多晶硅2015-2018:供应、需求、成本及价格》报告显示,OCI去年的现金制造成本略高于18美元/公斤,也就是说出口大陆时,韩企产品的进口加权价与生产成本发生倒挂现象,亏损卖出自己的多晶硅。

看图学习|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

以南韩OCI为首的多晶硅韩企,在被大陆征收反倾销税后,进口量不降反增,疑以低于成本价格亏本卖到大陆,避免停产带来损耗,却重创大陆本地市场。报导并指出,相较于往年,今年9月南韩多晶硅进口确在减少,按月、按年均大幅下滑38.8%、30%,主要因为9月下游需求前所未有的低迷,导致成交甚少。据南韩最大券商新韩金融投资(Shinhan Investment Corp)分析报告指出,去年OCI的多晶硅生产成本是1公斤19.7美元,现金成本1公斤16.1美元。南韩和第三方机构分析数据显示,来自南韩的多晶硅在大陆市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正常价值。

报导表示,受到国外多晶硅的大量倾销进口,去年大陆多晶硅市场价从年初的1公吨14.4万元(人民币,下同)降至年底的1公吨10.6万元,累计跌幅26.4%,年平均价每吨12.4万元,下降22.6%,跌破了2012年年底双反初裁前的历史最低点,少数多晶硅企业维持微利,其他已亏损。第一财经报导,2014年南韩多晶硅进口量高达3.5万吨,比2013年增长了65%,2015年继续攀升至4.8万吨,上扬35%。业内人士指出,海外企业愿意亏本卖出多晶硅,主要是因硅片厂集中在大陆,多数上游多晶硅须卖到大陆,否则包括韩企在内的企业会面临停产和其他运营风险,若韩企不能降价卖出,难与大陆企业竞争南韩和第三方机构分析数据显示,来自南韩的多晶硅在大陆市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正常价值。

据南韩最大券商新韩金融投资(Shinhan Investment Corp)分析报告指出,去年OCI的多晶硅生产成本是1公斤19.7美元,现金成本1公斤16.1美元。报导表示,受到国外多晶硅的大量倾销进口,去年大陆多晶硅市场价从年初的1公吨14.4万元(人民币,下同)降至年底的1公吨10.6万元,累计跌幅26.4%,年平均价每吨12.4万元,下降22.6%,跌破了2012年年底双反初裁前的历史最低点,少数多晶硅企业维持微利,其他已亏损。

看图学习|香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

第一财经报导,2014年南韩多晶硅进口量高达3.5万吨,比2013年增长了65%,2015年继续攀升至4.8万吨,上扬35%。业内人士指出,海外企业愿意亏本卖出多晶硅,主要是因硅片厂集中在大陆,多数上游多晶硅须卖到大陆,否则包括韩企在内的企业会面临停产和其他运营风险,若韩企不能降价卖出,难与大陆企业竞争。

以南韩OCI为首的多晶硅韩企,在被大陆征收反倾销税后,进口量不降反增,疑以低于成本价格亏本卖到大陆,避免停产带来损耗,却重创大陆本地市场。最近多家大陆多晶硅生产商,包括江苏中能硅业、LDK、洛阳中硅及重庆大全等,以韩企实际倾销幅度已达33%以上为由,希望大陆商务部出面解决,并对其进行年度复审。报导并指出,相较于往年,今年9月南韩多晶硅进口确在减少,按月、按年均大幅下滑38.8%、30%,主要因为9月下游需求前所未有的低迷,导致成交甚少。而太阳能研究机构GTM的《多晶硅2015-2018:供应、需求、成本及价格》报告显示,OCI去年的现金制造成本略高于18美元/公斤,也就是说出口大陆时,韩企产品的进口加权价与生产成本发生倒挂现象,亏损卖出自己的多晶硅这将阻碍欧盟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还会让整个欧洲市场太阳能电池价值链受损,反而会给欧盟太阳能产品生产商带来影响。据了解,虽然从2014年开始,光伏电池组件内销的比例有较大上升,但国内市场的潜力还有很大一块没有得到释放。

致使欧盟太阳能行业就业人数大幅度减少,同时使用清洁能源的步伐也有所放缓。那么,面对双反我国光伏产业又应该如何应对呢?思路一:进一步完善应对双反的预案和举措最近几年来,欧盟、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接二连三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光伏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对上述国家控制的光伏产品国际市场垄断价格与垄断利润产生了冲击,相关国家于是就开始运用种种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保护其垄断利益。

据了解,现在我国光伏产品的产能有一半用于出口,其中,13%~14%销售至欧盟,18%~19%销售到北美,其他近60%都集中在亚洲等发展中国家销售。思路三:深入挖掘国内市场在开拓新兴国家市场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扩大光伏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应用。

在行业层面上,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要进一步发挥其在应对双反方面的特殊作用,主动代表行业说话,配合政府、协助企业进行必要的斡旋。高附加值的产品、富有特色的经营战略,使该企业在国内的销售份额稳步提升,有效弥补了因双反导致的国外市场需求下滑的不利影响。

上述业内人士还对记者说,目前,由于光伏组件和系统成本急剧下降,0.8元/千瓦时的光伏上网电价在我国西北已经完全可以做到有利可图。光伏专家赵玉文指出,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双反,既阻碍我国光伏产品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又影响了国内光伏行业的发展,同时在欧洲生产销售的光伏产品利润和需求也将会相应下降。天合光能已确定在印度安特拉邦投资2亿美元,建设1.4吉瓦电池片和1吉瓦组件工厂。十三五期间,在补贴逐步下调的情况下,分布式光伏势必将迎来快速发展,但该项发电所需的核心部件,比如微型逆变器等,在国内市场还属于空白,几乎没有厂商能生产。

总而言之,只要国内企业继续提高光伏产业各个环节的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水平,不断降低光伏组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得中国光伏产业在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成本和技术上均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并能长期保持下去,同时还能让光伏能够更好地为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那么,无论欧美怎么双反,都无法伤害到中国光伏产业的筋骨。例如,国家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但2015年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预期目标完成的情况并不理想。

赵玉文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光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量在快速增长,这也给中国光伏企业去产能带来机会。如中兴能源正在巴基斯坦等国建设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项目。

此外,除了在西部地区建设地面电站外,我国还应在中东部地区大力推广屋顶光伏、渔光互补、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发电应用。他们担心,如此下去时间一长,将使欧盟本土的光伏企业因竞争失利而倒闭,甚至造成大量人员下岗失业。

针对市场呈现的这一状况,国内光伏企业完全可以大力推进产品结构升级,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通过差异化的产品结构,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记者了解到,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目前国内光伏企业正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纷纷在第三国建生产线或在出口国本土办厂。欧盟认为这个价格太便宜,对欧洲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造成冲击。201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光伏电池仅占整个出口量的7.2%,同比减少47.5%。

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也促进了中国光伏企业海外布局的步伐,对规避欧美光伏双反有一定效果。举例来说,假如欧洲市场上的光伏产品是90美元左右,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光伏产品则是70美元左右。

资料显示,欧盟新增光伏装机已由2012年的24吉瓦大幅下降到2014年的7吉瓦,占世界新增装机份额由74%下降至14.5%。中盛能源CEO佘海峰告诉记者。

而且他们会发现,最终他们自己的市场也受到了伤害。数据显示,其中2014年出口亚洲的交易额达78.54亿美元,同比增长42.73%。